2021年11月22日晚,公司特邀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史金生教授为公司师生讲授题为“情理视角的汉语虚词、句式研究及教学”的学术报告。此次学术报告由胡建刚副经理主持,在腾讯会议线上开展。公司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、华语和华文教育、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的近百名师生共同聆听了报告。
史金生教授首先对情理与事理、预期、意外之间的区别进行了分析。他认为情理是行为、事件等所应遵循的一般道理或约束,它有义务和惯常两种表达形式,可以分为:法律法规、规章制度;社会规约、风俗习惯;常识经验;个人习惯;个人的认识和约束等类型。接着史金生教授通过对句式案例的具体分析得出结论:以情理视角进行语法研究是有优势的,有利于揭示说话的逻辑,同时也有利于揭示汉语虚词句式的主观性形成机制。
在互动提问环节,与会的老师和同学们积极发言,就情理和事理的关系、汉语的高语境特点、语言中的构式等问题向史教授进行请教,史教授给予了耐心的解答。本次学术报告开阔了在场师生的语法研究视野,也为我们的汉语教学实践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方法。(文图:刘恰)

